學齡前幼童同理心的發展與輔導
兒子1歲的時候,我把奶嘴送到他嘴邊,他張口時我故意將奶嘴移到旁邊。兒子吃不到,知道我是在逗他,吃吃的笑起來。有些孩子早早知道他人的心思,有些則比較晚,當成人逗他玩時,孩子就會大哭起來。心理學家認為孩子在2~7歲為「前運思期」,只能對外在可觀察的現象進行思考。滿7歲以後進入「具體運思期」,可以內涵特質掌握他人心智。此時,孩子已經能體會現實生活中的別離、悲苦、損失等感受,有能力了解每個人有不同的需求與期待,因而採取不同的方式對待不同的人。
孩子知道他人心思的細微動態,對他人心智的覺知,有可能發展成欺瞞等行為,也可以積極發展出同理心及利他行為,端賴師長在幼兒時期善加輔導並營造環境,讓孩子將同理心運用在建設性的方向。人們藉由了解他人的情緒、認知與行為,發展出共鳴性、表達性與接受性等三種同理心。
同理心發展的原則
尊重人們多樣化的偏好
要孩子時時刻刻將他人需求放在心裡,處處為對方著想,讓孩子了解認知差異的本質,尊重人們多樣化的偏好,以對方喜歡的方式和對方相處,讓對方感受到被了解與受尊重。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讓孩子隨時感知他人需求有異於自己,不要將自己喜愛的事物強加在對方身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欲」也不要施於他人,要觀察尊重對方的需求。
適時表達自己的感受
必須適時表達自己的感受,讓對方明白自己的偏好與需求,方便他們與自己協調一致。不宜一直將想法放在心裡,更不能認為對方應該了解自己的內心想法。要明白,不是每個人都能夠達到同樣深度的同理心,不應該責怪他人無法了解自己。要能清楚表達自己的認知與情緒,讓同儕容易與自己相處。
自然融入生活中
同理心的行為也不宜太刻意,要能自然融入生活中,以童心的自在實現同理心。讓孩子參與日常生活事務,多練習幫助他人,並從中了解認知差異、體驗情緒關懷及利他行為。為他人做的一切事情,都用一個一貫的生活態度,而非為達到某種效果而刻意的作為。
日常生活中練習
養成關心他人的習慣
平日在家可以訓練孩子養成習慣,玩具與個人用品使用完歸定位,或如廁結束要按沖水閥把馬桶沖乾淨,方便下一個使用者等等。現今社會許多是獨生子女,父母照顧無微不至,間接造成孩子缺乏同理心。師長可以在團體活動時,製造機會讓孩子分享食物、物品或作品,讓孩子從中練習關心他人。
觀察人們的動態
培養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對人產生高度的興趣,在表情與細部行為上觀察人們的動態,以正面的心態去運用這些知識幫助自己融入人群。可以讓孩子看相片或繪本來觀察人的情緒與行為,試圖解讀非語言的訊息,並說出其認知與感受。家長可以用敘述或詢問的方式,引導孩子藉由情緒、認知與行為發展同理心。例如: 「小灰狼認為(認知)被欺騙了,他感到(情緒)……」「小明感到(情緒)……的時候,他都做(行為)什麼?」
觀察與了解自己
觀察自己、了解自己,也是同理心實踐時的重要環節,了解他人比較容易,克服自己的偏好與價值觀比較難。平常要教導孩子以多元的價值觀看事情,當孩子「情緒化」時,家長要協助孩子觀察自己的情緒。「你感到很生氣,是嗎?」「你覺得很委屈嗎?」不要刺激孩子的情緒,讓孩子自然而然接受自己、喜歡自己。家長也要善於觀察自己、理智面對事情,給孩子一個好榜樣。
同儕互動與社會化
遊戲活動或扮家家酒也是學習的機會,讓孩子在遊戲場、操場認識其他同齡幼兒,融入陌生孩子的遊戲活動。孩子與同儕社會關係有衝突時,家長不要基於愛孩子,過於主張自己孩子的立場。幫孩子分析他人的立場與心智,讓孩子了解彼此對事情的認知差距,幫助孩子在社會智能上的發展。
遊戲中做角色扮演實驗
除了客觀的觀察之外,還可以讓孩子在遊戲中做同理心的實驗,主動以言語或行為測試,探索對方的情緒變化,藉以了解對方的認知傾向。家長可以讓孩子在演戲或講故事中扮演一個角色,在表演中用肢體表情傳達人物的情緒,並以語言行動描述相應的認知與行為。
結語
人們下決策往往基於情緒而非理智。同理心的重點在於了解對方的認知,同時顧及其情緒與感受。孩子的同理心應該在家庭生活、同儕互動,以及遊戲中養成。在家庭生活中,家長要以機會教育,讓孩子了解他人細微的反應,並剖析行為所隱含的認知意義,讓孩子在生活中時時學習、處處觀察。孩子同理心的發展有助於其人際行為的掌握,孩子在社會化及領導能力的發展,也有助於成人之後融入人群,甚至做出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