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撞到東西時,會一直跟我說:「真的不會痛,媽媽妳不要擔心。」孩子什麼時候開始知道「善意的謊言」? 什麼時候開始懂得說謊的意義?欺騙的動機何在?這些都跟孩子對「同理心」與「他人心智」的覺知有關,孩子清楚知道他人心思之後,以對方的立場思考其情境與欲望,才能夠產生欺騙。
欺騙的動機
- 趨吉避凶:為實現願望、遂行意圖、迴避尷尬、推卸責任或提升形象而做的欺騙,是在正常心理過程的範圍。「今天吃過餅乾了嗎?」「還沒吃過耶!」;「這個玩具是你弄壞的嗎?」「我不知道是誰弄壞的。」
- 團體認同:孩子認同某團體,願意說謊去維護團體內的成員,讓他不受到責備或困擾;團體中權威人士的說服或暗示,也可以讓團體成員願意為維護他而說謊。老師問同學是誰把果汁灑在地板,同學們都假裝不知道。電話響了,媽媽不想聽電話「你跟對方說媽媽在睡覺。」「媽媽說她在睡覺。」
- 錯誤認知→認知塑造:除了刻意欺騙之外,孩子的認知也可能經由外界事件塑造而成,使孩子記得一些事實上未曾發生過的事件。父母會告訴孩子在他嬰兒時期所發生的趣事,孩子久而久之也會產生這些事件的記憶。這樣記憶植入的情況,在成人與兒童身上都會發生,是認知塑造而形成的謊言。
- 善意謊言:幼兒面對掉眼淚的媽媽,拿起OK繃幫媽媽貼滿臉。孩子在2歲習得同理心與道德洞察力;了解他人心智之後,更能夠明白對方所承受的痛苦,因而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產生利他的行為,這樣的同理心有助於道德情操的發展。「蛋糕給你吃,我吃過了。」
欺騙的心理發展
- 3歲幼兒看著鉛筆裝入餅乾盒,會認為其他幼兒知道盒內是鉛筆;而4歲的幼兒則會明白,其他孩子會以為盒子裡是餅乾。孩子4歲前自我漸漸成熟,開始了解自己與他人的差異,並試圖探索他人心智。這時的欺騙只能說是孩子試驗因果關係的過程,家長不要嚴厲以對,因為孩子探索因果關係是個體成長的必要過程。家長不妨用開玩笑的方式回應,回饋孩子類似真實世界的反應。「你騙我,我要哭了!」
- 5到6歲的孩子自我較成熟,對於他人心智有一定的掌握,了解說謊的因果關係,會試圖以欺騙達成自己的願望,然而卻還未到自律的階段。這時家長應該引導孩子,將誠實列為紀律的一部分。可以為孩子講故事,讓孩子明白誠實與欺騙的各種因果,尤其是對同儕關係的影響;「如果小朋友這樣騙你,你會喜歡他嗎?應該誠實說是你不小心弄壞玩具。」選擇真實事件的故事,就教育而言最好的教材是基於事實,避免太理想化的道德教導。對孩子而言,重要的是學習真實世界的因果關係。
- 7到8歲的孩子對自我及他人心智已經相當明白,也了解欺騙的負面意義,偶爾會為實現願望或避免尷尬而說謊。家長可以開始要求孩子不要說謊,把誠實當作獨立的道德價值,要求孩子自律的做一個誠實的人。當然,家長在態度上必須讚揚誠實的美德,在日常生活也要言行一致,讓孩子的誠實得到誘因,行為能夠持續下去。
欺騙行為的影響
說謊的孩子隨時需要更多的欺騙來掩蓋前面的謊言,自我意象已經受打擊。其次,說謊的孩子只顧自己的願望與利益,不管他人是否損失、是否有困難,在同儕間容易受排斥,自己也會產生極大壓力,影響正常的發展。既然欺騙的動機是自私的、不顧他人的取巧行為,說謊的孩子長大之後容易唯利是圖,為自己而犧牲他人,甚至損及大眾,因此欺騙與自我實現的高度人格發展並不相容。
結語
個體在成長過程會不斷尋找真實事物的因果關係。對幼童而言,誠實的道德情操遠不如其因果關係的重要性。面對說謊的孩子,父母無須驚慌,只要讓孩子明白欺騙會產生的結果,讓孩子主動選擇誠實面對事情。欺騙與同情心等道德情操的心智過程,同樣是基於對他人心智的高度了解,差別在於前者將此心智用於維護自己的需求,而後者兼顧對方的願望產生利他的行為。因此欺騙雖然不好,卻也是孩子心智高度發展的徵兆,父母可以因勢利導,讓孩子探索他人心智,並發展出同理心與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