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婆媳問題,很難不讓人聯想到鄉土劇中哭哭啼啼的委屈小媳婦和終於熬出頭的兇惡婆婆。令人不解的是,那種看似過時的戲碼到現在卻仍然會在本土劇甚至韓劇中出現。這是否表示,我們社會當中的許多人現在依然需要藉由觀看戲劇中的婆媳衝突來平衡自己的生活矛盾呢?儘管社會已經改變許多,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角色也改變了,但是婆媳問題卻依然存在,這又是為什麼呢?
我們愛的是同一個男人
有「臺灣好婆婆代言人」之稱的吳娟瑜老師認為,東方社會的婆媳問題會產生,是因為錯誤發揮的母愛。「媳婦和婆婆,其實就是愛著同一個男人的兩個女人,只不過愛的方法不同。婆婆對自己的兒子發自內心、天生的疼愛與照顧,一直延伸到兒子結婚後,把媳婦視為被『納入』的一員,而忘了給媳婦適當的自主空間。」相對的,西方社會的人結婚後理當『搬出』父母的家,而不是『納入』丈夫的原生家庭,因此比較不會造成東方社會這種婆媳之間的緊張關係。
如果婆婆以「納入」的角度看待媳婦,就會很容易把媳婦當成一個可供自己支配的人力資源來使用,導致媳婦覺得自己像廉價勞工。「現代的婆婆,不可以用過去的舊方法對待媳婦了,要尊重彼此的感覺,保持適當的距離。」
有點黏又不會太黏
吳娟瑜說,能有這樣的體認,也要感謝自己的媳婦。「當初我很希望做一個『好婆婆』,常常希望大家一起吃飯、邀她一起去逛街買東西、週末假日的時候就希望大家聚在一起。當我發現他們出去玩又沒約我,還會覺得受傷呢!但是後來我才發現,年輕人需要自己的生活。他們兩夫妻有自己的計畫,放假的時候,說不定他們更需要的是休息而不是家庭聚會。我的媳婦是個很正直、坦白的人,不大會撒嬌,說話很公道。也是因為她坦白的跟我溝通,我才能了解:婆婆跟媳婦要『有點黏又不會太黏』,各自有各自的生活也很好,最好生活空間也要有點區隔,不要住在一起。現在,我也學會尊重她的獨立自主。」
因此吳娟瑜建議,若婆婆是明理溫和的人,做媳婦的不妨坦白誠懇的溝通,讓雙方互相拿捏出適當的相處之道。但是萬一婆婆沒那麼好溝通的話,只能調適自己,以退為進。她舉了一個成功的案例:「有一個三代同堂的家庭,媳婦很想搬出去,但是很清楚公婆不會允許。她先不動聲色的在離家不遠又不算太近的地方,找一個房子買下來,假日的時候就帶小孩們去住一兩晚。對公婆來說,就像是去自己投資的房子裡渡假,不會覺得突兀,時間久了也就習慣了。等小孩上國中之後,媳婦就以此當理由,說小孩通學方便、節省時間、需要安靜念書等,順利的搬出去了。當然她也不忘感謝公婆在這段時間給他們地方住,讓他們省下房租,得以置產。」
不該說的不要說
很多時候,媳婦與婆婆之間相處不融洽,是因為跟夫家的親戚處不好,導火線往往是言語上的誤會。「比如說,有些婆婆會暗地裡批評其他的妯娌:『某某煮的菜真難吃』之類,有時候她只是隨口說說而已。做媳婦的只要口頭上表示『知道了』,讓婆婆感受到自己被理解,默默接收婆婆指示自己要做的事情就好,不要再把婆婆批評別人的話講出去。」
不只是女性,有些責任感強的男性也會不小心傳遞太多話而釀成風波。有個令人遺憾的案例就是這樣:「媳婦向婆婆借車,說要載自己的父母去看病,但是公公卻在路上看到媳婦載著一些女性朋友,快樂的有說有笑。公公回家之後就把這件事告訴婆婆,婆婆覺得媳婦欺騙自己,生了氣又不直接跟媳婦問清楚,便去罵兒子,兒子被無辜拖下水,就罵自己的太太,鬧到兩人幾乎離婚。」有時候事情不是表面看到的那樣,或許那個媳婦是載父母看完病之後,順便跟朋友出去。總之,不要隨便傳話。
某些媳婦求好心切,看到丈夫和婆婆吵架,會想扮演積極促成和解的角色,但是,若丈夫與婆婆的衝突由來已久,涉入過深並不明智。「因為你不知道丈夫童年的時候感受過什麼,或許他跟母親之間的相處有憤怒或恐懼,不是我們能了解的,最好就是去陪伴、同理他的感受。對婆婆這邊也是一樣,任何針對先生的抱怨,以同理的態度回應,但是不要涉入,不要批判任何一方。」
婆媳的相處需要學習圓融的智慧。吳娟瑜說了一個小故事:「有個婆婆跟兒子一段時間沒見面,見了面第一句話就說:『你怎麼瘦成這樣?都沒好好吃飯!』在一旁的媳婦馬上罵她先生:『對呀,你都不好好吃飯,害媽媽擔心!』」四兩撥千斤的巧妙應對,不得罪任何一方,又維持自己的立場,值得成為各種人際關係的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