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識‧可愛的動物:紅鶴
紅色羽毛、細長的腳可以單腳站立、頭可以伸入水裡找食物……除了這些印象,您還知道哪些和紅鶴有關的知識呢?
在〈我認識‧可愛的動物〉單元中,要為孩子介紹這位長腳紅仙子——紅鶴。單元中,有紅鶴的外觀構造、生活習性的介紹,還要讓孩子看看紅鶴的成長日記,藉以了解紅鶴的生命歷程。爸媽可以帶著孩子一起看主冊、聽單元曲目、看線上影音,了解這位動物朋友;在線上影音中,也延伸介紹其他長腳的鳥類動物。爸媽不妨抽空,帶孩子參觀動物園,讓孩子能近距離觀察紅鶴,加深孩子對紅鶴的認識。
我喜歡學‧注音:ㄌ‧閃亮河
閃亮河擁有閃閃發亮的河水,沿岸風光明媚,請爸媽和孩子跟著〈我喜歡學‧注音〉單元中的小動物們遊河,並學習注音「ㄌ」。單元中,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引導孩子認識注音「ㄌ」的字形、發音和拼音,透過貼紙遊戲,強化孩子的學習效果,增進對注音「ㄌ」的印象。
在線上影音裡,則要讓孩子複習注音「ㄉ、ㄊ、ㄋ、ㄌ」,請爸媽陪著孩子一起觀賞。單元學習後,建議您可以和孩子玩「注音找一找」的遊戲,看看生活中哪些東西的名稱裡有注音「ㄉ、ㄊ、ㄋ、ㄌ」,讓學習更有趣!
我喜歡學‧數數:上面‧中間‧下面
在「空間」的學習裡,「上面」、「中間」、「下面」是非常基本的概念;雖然很抽象,但可以藉由實物的操作,以及事物相對位置的觀察與判斷來理解。
〈我喜歡學‧數數〉單元中,可愛又活潑的小丑表演,要帶孩子進入空間學習的世界。第一個跨頁中,認識基本的「上面」、「中間」、「下面」三個位置,第二個跨頁中,則是透過與其他小丑的比較,了解小丑間的相對位置。爸媽在孩子作答題目時,可以提醒孩子,每位小丑可能因為比較的立基點不同,同時身具不同的位置(例如A小丑在B小丑的上面,他也可能同時是在C小丑的下面位置,甚至是兩位小丑的中間位置),藉此多元的思考,相信孩子能在數學的領域裡,更加優游自在。
小小藝術家:剪紙好好玩
剪紙是流傳許久的藝術,而除了中式的窗花、剪字,還有西洋式的圖形剪紙。〈小小藝術家〉單元,就要帶著孩子來體驗這項有趣的藝術呵。
年齡較小的孩子,爸媽可以讓孩子摺紙,再幫忙描繪圖形,然後為孩子示範剪紙,接著再讓孩子動手操作,體會翻開成品的驚奇;年齡大一些的孩子,可以讓他自行完成上述動作;當孩子可以剪出多個連接圖形後,就可以在剪紙上繪圖、添加裝飾,爸媽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設計新的圖案,剪出更多不同的圖形,並且將剪紙的成品運用在不同的地方,讓藝術學習更加生活化。
我會唱國語兒歌:快樂動物 (繪/吳嘉倩) 舞蹈動作
1.雙手向兩邊張開、上下揮動,做出鳥兒飛翔的動作。
2.雙手手掌合起來,轉動手腕,做出魚兒游泳的動作。
3.雙手握拳、手肘彎起來,雙腳原地踏跳,做出馬兒奔跑的動作。
4.雙手往下壓、一隻腳抬起,做完換另一邊做,最後雙手一邊往下壓,一邊蹲一蹲。
5.張開雙手交叉放在胸前,然後雙手往前伸並握拳。
6.雙手手掌張開,向外畫出半圓形;然後雙手在臉頰旁擺動,一邊踏步、一邊轉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