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扮遊戲(make-believe play)又稱象徵遊戲(symbolic play)或戲劇遊戲(thematic play)。這種幻想假裝的能力在1歲半左右開始出現,3至6歲是此類遊戲的高峰期,過了6歲後會漸漸的隨著現實生活的體驗而減少。
幼兒假扮遊戲的發展可以從玩物、動作和角色轉換的複雜性來作觀察:
- 玩物的象徵性:遊戲中所使用的物品外形及功用如果與實物相似度愈低,則具有較高層次的象徵性。比如小朋友在扮家家酒時拿塑膠食物當菜放在盤子中,和將碎紙當作菜,後者就具有較高層次的象徵性。幼兒有時還可以藉由不存在的物品來作想像,比如:幼兒拿起空盤子說請你吃菜。一般而言,到了3歲後,幼兒甚至能不借助任何物品就可進行想像活動。
- 動作的複雜性:隨著孩子的身體動作發展,假扮遊戲的動作也由單一的拿取動作,到結合兩種以上的動作,比如會拿湯匙假裝舀湯,再假裝餵洋娃娃喝湯。
- 角色的轉換性:假扮遊戲最先出現的動作都是自己指向的動作,幼兒並沒有進行角色轉換,換言之自己還是自己的角色。在1歲半至2歲之間,幼兒開始由自己指向轉變為他人指向的假扮活動。當假扮遊戲更進一步發展,幼兒還能操縱玩物,使玩物成為主動的行動者。再更進一步,幼兒能扮演他人的角色,如扮演媽媽在化妝等。另外,幼兒進入學校後開始有同儕的玩伴,社會劇遊戲行為開始顯著增加。社會劇遊戲通常是一群孩子會依據一個主題進行扮演,3、4歲的幼兒通常扮演的主題為自己日常生活中曾經親身經驗的,年齡較大的兒童則可以扮演虛構或幻想的故事。孩子扮演的角色也會隨年齡而有所不同,年齡較小的幼兒所扮演的角色會是日常生活中對該角色的期待,如媽媽擦口紅而不會是爸爸擦口紅。但隨年齡的增長幼兒不但可以扮演非自己親身經驗的角色,例如丈夫與妻子,還可以扮演虛構的人物,例如王子與公主。
假扮遊戲可幫助幼兒在情緒、認知、社會和語言的發展,以下將國內外研究有關假扮遊戲對幼兒發展之影響的結果詳述如下:
- 增進幼兒情緒調節能力:假扮遊戲提供幼兒適度表達情緒的機會,和學習控制負面情緒對自己的影響,學者Singer(1994)發現經常進行假扮遊戲的3、4歲幼兒比較常笑,且較少生氣或悲傷,當遇見新情境時,也較能彈性變通。這是因為孩子在假扮遊戲中是滿足與愉悅的,所以為了能繼續玩下去,幼兒會儘量調整情緒與克制衝動,遵守扮演規則。
- 增進幼兒的社會能力: Connolly (1980)的研究顯示經常進行社會假扮遊戲的幼兒,社會能力較佳,也較受人歡迎。Singer (1994)也發現經常進行假扮遊戲的幼兒比較能與人合作,較少有攻擊行為。在社會假扮遊戲中,同儕必須一起規劃劇情發展和分配角色人物,且必須設想所扮演的角色應該如何配合回應,這種從別人角度看事情的能力被稱為「觀點取替」能力,是重要的社會認知能力。
- 增進幼兒語言發展:假扮遊戲提供幼兒很多的語言練習機會,因為在遊戲中有較多的語言互動,使用的語言也較複雜,在扮演某個角色時,甚至需要轉換聲音及語調。有些研究發現經常進行社會劇遊戲的幼兒,說故事能力和讀寫能力較佳(Pellegrini, 1980)。Smith(2010)發現假扮遊戲對孩子的敘說能力與早年語文發展有所裨益,他認為假扮遊戲是一個促動因素,讓幼兒在快樂中學習到對話的法則和正確語法。
- 激發幼兒想像、創造和解決問題能力:在假扮遊戲中,幼兒必須用想像力去扮演表徵的物體與情境,例如將椅子排成一排假裝在坐火車。在進行扮演中,孩子需不斷的思考如何解決眼前的問題,因此有學者發現進行假扮遊戲的幼兒比進行其他遊戲的幼兒對於熟悉與非熟悉的物品都能聯想出較多創意的用途(Li, 1978)。
- 增進幼兒認知能力:假扮遊戲中,幼兒用肢體語言賦予物體象徵性功能與意義,比如用鉛筆假裝針筒,做出打針的動作,這種將物品意義與物體本身分離,並透過想像將某物當成另外一物的能力,使思考不受限於物體,可為其後的抽象思考奠基,Smith(2010)透過多元實徵研究發現假扮遊戲能增進後設心智表徵能力的發展。另外,假扮遊戲還可增進幼兒的保留概念,幼兒在進行假扮遊戲時能分辨事物的真實情況與幻想,如在扮演怪獸時聽到爸爸的聲音,能抽離扮演角色回歸現實。這種在真實與想像中做轉換的過程稱為思想的可逆性,亦有助於提升孩童的認知能力。
綜合上述,假扮遊戲對於幼兒各方面的發展都有所助益,值得家長與教育
從事者援用。
文/孫麗卿 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