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找回真實溝通的能力

分享,找回真實溝通的能力

近幾年來,以下的場景你我都不陌生:

在餐廳吃飯,看來大約幼兒園年齡的孩子,捧著平板電腦或手機看得專注,坐在旁邊的爸媽也滑著自己的手機,偶爾抬起頭來對孩子說:「快吃,別只顧著玩手機!」

在臉書上看到一篇類似「有這X種症狀,說明你該換工作了」文章,完全說到你心坎裡,於是順手按了個「讚」再加上「分享」。沒有多久,果然已經有超過100位朋友來按讚,而且紛紛留言,還說自己「全中,真的要把人力銀行的履歷表打開了!」

為了抓到春天的尾巴,感覺似乎所有臉書朋友都到日本賞櫻:登機前自拍,全景的櫻花滿開,其中當然免不了還有精緻令人垂涎的日本甜點。

長輩轉傳了一則LINE,堅稱某國家某罐頭工廠最近有數百位員工集體感染愛滋,但消息被惡意封鎖,大家千萬別再買某國家進口的食品,最好連某國料理餐廳都別去。

在臉書上看到朋友玩了「3分鐘說完你這個人」「你天生是靠什麼吃飯的」「你的上輩子是誰」,忍不住一個接一個玩下去,不管結果準不準,反正好玩,就分享到臉書上讓朋友們看看……

真實與虛擬的界線已被抹去

http://www.cgds.com.tw/move/2017-05/img/sec21.jpg

從網際網路出現,一直到智慧型手機普及後的行動網路時代,由於科技產品日新月異,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模式極大變化。

例如,十多年前相關研究還可以將研究對象分為「網路使用者」與「非網路使用者」。研究結果也常看到「在真實生活中人際關係較差者,其透過網路與他人進行互動的頻率較高。」許多以網路交友來滿足主要人際需求的大學生,「個人的特質上常呈現較為缺乏自信,也常會在與人互動中感受到挫折。」

相對於面對面的人際關係與真實世界,過去我們會將網際網路上的一切稱為「虛擬世界」,但如今這個架構在數位網路的世界,卻已經成為真實世界中無法分割的一環。

數位溝通已成為生活常態

從幾項官方正式調查數據來看,在臺灣,你我經常使用的臉書,到2016年7月為止,月活躍用戶數成長高達1800萬人,日活躍用戶數1300萬人,每天用手機連線的用戶數達1200萬。這個數據背後的意義是,每天有超過五成的人會上臉書分享或閱讀各種資訊,而有將近八成的臺灣人每個月都會上臉書!

再看另外一個同樣普遍的通訊軟體LINE。2016年的調查指出,臺灣用戶數高達1700萬人。特別的是,不同於過去的研究結果,LINE的使用者並不只是習慣使用網際網路的年輕世代,在40歲以上中年與銀髮族群中,超過九成以上的人有使用LINE的習慣。

這麼多人在LINE上面做什麼呢?人們最常從事的行為,前5名依序為親友傳訊通話(94%),工作討論聯繫(71%),獲得商品訊息或優惠通知(34%),閱讀新聞(32%)與觀看影片(28%)。

LINE已包辦過去大眾傳播與人際傳播的功能,使用場域包括工作與家庭,再加上資訊,娛樂與購物的功能,完全跟我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結合。

問題關鍵不在於3C產品

http://www.cgds.com.tw/move/2017-05/img/sec22.jpg

難怪許多家長,憂心孩子從小沉溺於網路世界,不只浪費時間,失去深度閱讀與深入思考的機會,甚至失去了認識真實世界的能力。

這樣的現象值得擔憂嗎?是的,從各種媒體報導中可以看到,很多大學生或成年人因為過度自我中心阻礙了人際關係的發展,連生活都無法自理。曾有人略帶諷刺的比較幼兒園小朋友與大學生的能力,發現大學生雖然接受了12年的學校教育,卻反而失去了幼兒園時就學會的基本能力。

然而,禁止使用數位產品就能夠解決問題嗎?很難!過度的憂心與一味的禁止,恐怕只會變本加厲。因為問題的根源不是這些觸手可得的3C產品,而是成長過程中,沒有機會學習如何與人分享互動,也不被鼓勵需要保持在學齡前學習的生活自理與人際互動能力,以至於浮現「能力倒退」的現象。

許多從事相關研究的專家指出,網路以及行動工具的使用已是生活常態,而且是人際關係的拓展,對現實生活中原本就擁有良好人際關係的人更有利,但是對現實生活中人際關係原本就薄弱的人,通常較有負向影響。換句話說,關鍵不在於3C工具的使用,而在於現實生活中的人際互動能力。

回歸溝通本質 找回有溫度的分享

無論科技如何發展,分享跟互動的本質是不變的,人對於溝通的需求也是。

每個人都需要被聆聽,被回應,所以LINE訊息的「已讀不回」會讓人覺得焦慮不舒服。而網路上常見的「鍵盤正義魔人」「酸民」則是因為缺乏對事實的了解,隨著各種人云亦云的說法與情緒起舞。這些現象並不是由數位科技或智慧型手機造成的,只是藉由科技工具加速或過度強化了某些反應。

人是群體動物,互動分享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與其視3C產品如洪水猛獸,不如重新找回真實溝通的能力,從了解自己,愛自己出發,透過自我身體與心靈的覺察,自在從容的表達內心感受。

互動與分享的能力,一直都在我們的身體裡。一個理解的眼神,會意的微笑,或者是輕摟肩膀,溫暖擁抱,無論透過什麼樣的身體語言,都可以傳達自己的感受,並且直接觸動別人的心靈。

分享與互動的本質不會改變,而人們對於歸屬感與愛的需求也始終不變。

http://www.cgds.com.tw/move/2017-05/img/sec23.jpg

對在網際網路,行動電話剛出現時,「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是令人記憶多麼深刻的印象,這或許也是多數人對於科技的期待:可以使我們的社會成為更便利,更迅速,更少障礙,更多分享的美麗新世界。

相信只要回歸人性的本質,透過身體的學習,重新認識傾聽,陪伴與分享的重要性。科技與人性之間,一樣能共生共存,相互支撐,在生活裡達到最佳平衡點,找回真實溝通的能力。

內容來源:雲門舞集舞蹈教室


客戶評價

Rong-Rong Nien
google
Rong-Rong Nien

全國兒童美語月刊,平價實惠,小孩對生活故事和英文歌等內容感興趣,點讀筆品質也不錯。看完一期已期待下一期。

宜軒
google
宜軒

專員親切服務

Lavender Chuang
google
Lavender Chuang

一直都有在關注孩子的英語學習有哪些適用的教材,不管是毛毛蟲點讀筆、maisy等等,家裡都買很多。 也買了巧虎的英語初階一整套。 家裡附近剛好有圖書館,也很常借書。 但最近孩子兩歲開始語言爆發期,總覺得應該要有一套循序漸進、而且跟孩子生活有關係的、孩子會有興趣的、統整性的教材。 突然那天就被我在網路上找到了!全國兒童美語教材。 我申請了體驗、也看了介紹影片後、最後決定購買! 接下來期待到貨囉!

Nene Yu
google
Nene Yu

一直有在關注他們家的產品~最近發現有推出新產品~就是:”點讀地球儀”。買回家後我女兒立刻放下其他事情就開始組裝起來,最棒的是還能點讀,且是中英雙語版本,裡面有100個國家介紹和好多不知道的各國知識~地理很爛的我順便也知道了各國的位置,真的很超值!給100個讚啦😍

王霈茹
google
王霈茹

中班在學拼音,全國雜誌字很大,每天陪孩子讀一點,進步超快,英文雜誌也有訂,也不錯,唯獨要聽音檔還要每次都輸入密碼,很麻煩,孩子也不能自己點來聽

張欣怡
google
張欣怡

希望全國兒童文教書本可以給小朋友帶來更快樂的學習

蔡雅宸
google
蔡雅宸

感謝廖香姐的推薦與耐心解說,更別說之後售後服務了,人好心好又漂亮,讓孩子能在愛閱讀的環境下長大,不論是書本上的知識、常識、生活規矩,樣樣都有,從0歲開始帶小孩5、10分鐘慢慢延長時間,最後自己看書,認識了更多的字,讓他們更願意去閱讀,真的很感謝香姐的指導,讓我能更耐心的陪伴孩子一起學習一起閱讀❤️❤️

宜欣
google
宜欣

覺得全國的產品越做越精美的感覺~ 故事內容真的就跟一般繪本一樣豐富,插畫的風格也都非常細緻,我們家姪女每次都讀到愛不釋手~ 除了有隨點隨學的點讀筆之外,手機掃描QRcode就可以直接聽取CD的內容了,超級方便! 尤其是最近推出的點讀小卡,不僅攜帶方便,可以隨時隨地學習;外表更是細緻精巧,還可以蒐集每一期的小卡再串成一套,對複習上來說真的非常便利呢~推推~👍

吳美雲
google
吳美雲

全國兒童樂園,從小孩四個月接觸到現在已有五個月了,每期內容豐富、很生活化👍,雖然小孩現在還聽不太懂,但還是會持續每天讓小孩重複聽,也可以當作睡前晚安故事ㄛ,小孩自然聽到睡著了。

張旻如
google
張旻如

10年忠實的老客戶了,我們家很喜歡國語成長版月刊和週刊。

陳宥心-法茵
google
陳宥心-法茵

很棒的文教週刊,家裡的小朋友都很喜歡看,每天都會當功課看一份~尤其是動物介紹的部分,女兒總是看的很開心喔!

Thomas Cheng
google
Thomas Cheng

週刊內容多元,定時讓小朋友充實新知。


精選活動


揪好友享優惠拿優惠代碼
點讀地球儀

巧虎寶寶
國語日報、國語日報週刊
兒童美語
點讀筆
購物車

想了解更多嗎?免費索取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