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安上課時,不聽老師勸導,跑前跑後,最後跑出教室外面,老師去找他時,以為在玩躲貓貓」、「鈞鈞常常在屋子內跑來跑去爬上爬下,動來動去」每當家長接到學校老師的「提醒」,總不解活潑點何須大驚小怪?老師為何要為此憂心?
活潑好動是一般人對孩子的形容詞,而過動是兒童精神醫學領域就這個行為,發展出一套評估的標準,讓家長及老師分別在不同的場合中,對孩子做出系統性的行為觀察,包括行為情緒是否衝動、注意力是否難以集中,跟同齡孩子比起來,表現是否低於其年齡應有的水準;也就是說,雖然是活潑好動,但若衍生出干擾學習、不遵守規矩、影響情緒控制與人際關係,極有可能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候群的患者,俗稱為「過動兒」。
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候群的兒童大約佔兒童人口5%至9%,大約出現在兒童精神科個案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年齡從3歲至青少年不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候群是一個發展性的疾患,從兒童時期開始,嚴重的話可能延續到成年,因此一再呼籲早期發現、治療,可以預防日後棘手的問題。
怎麼觀察孩子是否具有過動特質?建議家長可從下列方向著手,觀察小朋友在家庭中進行的各項活動,或是在家庭外的場合例如學校中,是否出現:
1. 在座位上玩弄手腳,不好好坐著
2. 在教室或是其他必須持續坐著的場合,會任意離開座位
3. 在不適當的場合,亂跑或爬高爬低
4. 很難安靜的玩或參與休閒活動
5. 總是一直在動
6. 話很多
7. 在問題還沒問完前就急著回答
8. 在遊戲或團體活動中,無法排隊或等待輪流
9. 打斷或干擾別人(例如插嘴或打斷別人的遊戲)
若是在半年內觀察,至少符合6項以上特質,極有可能是過動兒。另外,根據兒童發展的時程,3歲前孩子好動是天性,是否為過動兒,仍須觀察上了幼兒園後是否有改善。若是到7歲就讀小一後,這個好動特質仍未減低,請家長不要忽視,一定要及早求助專業人士,請兒童心理科醫師診斷評估。
照顧過動兒的家長,包括祖輩在內,他們面臨的是體力很快耗盡、一不留神,東西可能毀壞,或是小朋友受傷流血、大人人仰馬翻的局面時時可見。家長只能全程好好盯著,無法光用「告誡」的口語制止。由於過動兒造成的意外時有所聞,家長要以注意安全為首要任務,千萬不要掉以輕心。根據筆者臨床經驗發現,一般家長的錯誤觀念包括:(1) 教孩子以「棍子」為師。家長只知一味打罵責怪過動兒,非但原先的困難沒獲得改善,可能因錯誤的教導方法使關係惡化。 (2) 批評毫不留情,當眾羞辱孩子,造成孩子的報復心。(3)與一般孩子做比較,挫抑孩子的向上動機。(4)以為長大就會好,當下不解決問題,問題一個變兩個、兩個變二十個,無法收拾。
家長面對活動量大與衝動特質的孩子,需要的是以耐性愛心為基礎的清楚規範原則的教育,原則是:(1) 清楚的行為設定,一致的獎勵、處罰(非體罰)原則。家長的教養態度應該一致,不要有白臉、黑臉之分,應貫徹建立遵守行為的習慣。(2)過動兒七成有學習困難,使用鼓勵學習的方式來提升學習動機。 (3) 家長要做好自身的情緒管理。家長面對過動兒,經常火冒三丈、耐性消磨殆盡,要預防陷入惡性循環的互動中,良好的親子關係是治療過動兒的基礎。
就醫是協助的開始,家長通常因害怕藥物會上癮或被標籤是「病人」而排斥就醫。藥物的作用是為減低注意力不足所產生的學習困難或行為問題,藥量不會累積在人體內,藥物的副作用微乎其微,遠比不肯服藥造成的學習、情緒困擾及親子失和還要小。若是不肯就醫,忽略將要面對的問題,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以後將要付出更大的金錢與時間成本。
幫忙找到過動兒其他優點、培養興趣,例如空間推理能力,運動、繪畫、音樂、歌唱等,建立成功經驗的基礎點遠比重複罵他來的有治療效果。善用孩子活動量大的特質,朝向正面的發展,例如限定範圍內允許他活動、消耗精力,而非一味阻攔,好好的動,有時會有驚人成就,像史上獲得最多面奧運獎牌的游泳選手──菲爾普斯,就是一位過動兒。希望家長了解過動的孩子不是壞、不聽話,只是有時想法及行為與能力不能連貫。唯有合理的教養態度方法及妥善的藥物配合才是改善的根本之道,期待家長伸出穩定和協的雙手,以耐心陪過動兒好好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