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我能成為孩子的好朋友!」這是許多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期望。成為孩子的朋友,是希望能與孩子像朋友一樣聊天,例如,喜歡班上哪個可愛(帥氣)的同學?是希望能在孩子遇到困難時,給予支持和鼓勵。基於這樣的立場,多數爸爸媽媽會更願意花時間陪伴孩子,也更願意傾聽孩子的聲音。
該怎麼跟孩子聊天呢?
您會怎麼開啟與孩子的談天呢?如果您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好,您們可能會有許多豐富的對話;但如果您的孩子不善言辭,甚至大人也因為忙碌而忽略孩子的表達需求,導致對話可能會草草結束,那麼爸爸媽媽就失去一個可以更了解孩子的機會。好的提問會讓親子間的互動有正向的發展,例如:
●今天有什麼事讓你大笑(大哭)嗎?
●如果可以選擇,你會想跟誰一起玩(坐)?
●跟我說一件你今天學到的事情吧。
●你今天有幫助什麼人嗎?你今天有跟誰吵架嗎?
●你覺得班上誰最有趣?為什麼呢?
上述都是直接而且孩子很容易了解的問題。這些問題雖然很簡單,但卻可以幫助爸爸媽媽獲得許多重要的訊息:孩子在學校的情緒如何?人際關係上有沒有進展或挑戰?學習方面有沒有收穫?此外,對於正在練習語言表達的3~5歲孩子而言,這些問題也可以協助他們回憶在學校的一天中所發生的事情,有時甚至可以喚起孩子的記憶,想想有沒有漏掉什麼重要大事沒跟父母分享。
還有一些更有挑戰性的問題,需要依照孩子的認知和語言能力來調整問題的難度與多寡:
●如果我打電話給老師,他會跟我說些什麼跟你有關的事?
●不管你熟不熟悉、有沒有和你玩過,你最想和誰玩?
●你覺得班上有誰需要「變厲害」呢?
●如果明天讓你當老師,第一件你想要改變的事情是什麼?
每次問他「學校好玩嗎」都不高興,該怎麼辦?
在幼兒園的現場中,有時也會有比較尷尬的狀況,例如,爸爸媽媽會問:「老師,我問他在學校好不好玩,他都說不好玩。」「老師,我問他在學校有沒有朋友,他都說沒有朋友。」然而,根據老師實際在教室中的觀察,孩子是很享受班上的各項活動,也會與固定的友伴一起玩追逐遊戲或者探索教室中的教具。會有這樣的對話結果,其實與爸爸媽媽的提問方式、技巧和時間點有很大的關連。建議可以參考以下原則,來開啟與孩子間的對話呵!
一、和孩子說話時,神情須專注
當爸爸媽媽在滑手機、加班打電腦、煮飯、打掃時,不宜與孩子進行聊天。與孩子對話時,停下手邊的工作、注視孩子的眼神,有助於讓孩子知道,他的學校生活對您是很重要的事。再忙,也要停下手邊的事跟孩子聊聊天呵!
二、傳達您的熱情,讓聊天不淪為例行公事
有一種場景是爸爸媽媽匆匆忙忙的下班趕到學校,或是在安親班接到孩子後,回家路上順口問了孩子「你今天在學校開心嗎?」孩子說了開心或不開心,還沒來得及說原因時,爸爸媽媽卻接起了公司的來電,或者心思已經飄到尚未完成的工作上。要讓孩子感受到您的在乎與期待,而不是「象徵性的例行問候」。
三、分享您自己的故事
聊天是有來有往的,分享自己的故事能讓親子間產生更多的共鳴。例如,當孩子說到學校很無聊時,爸爸媽媽就能分享自己的經驗,甚至是自己以前在學校是如何排遣無聊,對彼此來說,那些小調皮或小搗蛋的故事一定很有趣!
四、讓孩子有時間說
有些父母一聽到孩子說出負面的想法或情緒時,便急著打斷或「說教」,又或者會感到憂心忡忡,第二天便急著要找老師詢問孩子的狀況該怎麼處理。其實,孩子也是需要「抱怨」的,而抱怨者需要的是聆聽者,讓他們說一說,事情就會好轉,尤其不要將孩子的情緒轉為自己的壓力,因為這樣的壓力很有可能會回到孩子身上。
五、給孩子「暖機」的時間
就像大人一樣,孩子經歷了一天的刺激與疲憊,可能不一定想跟我們說話。坐上車或回到家後,他們可能想要先靜一靜,或者需要先吃點東西、做做自己習慣或者想做的事情。
六、固定的時間與地點
讓孩子有時間準備談天的方法之一,就是建立固定的時間與地點。例如,每天晚上的睡前時光;也可以找一個特別的角落,甚至為這個地方或這段時間取個喜愛的名字。孩子不一定會說出一件大事,但讓他們知道每天有段時間,爸爸媽媽會全心全意的陪伴他們。
別忘記,要能成為孩子的朋友,不是一邊滑手機一邊聽孩子說話,就可以辦到的!而且,若爸爸媽媽能在幼兒階段便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習慣,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是在乎他,並會全心全意的陪伴他,相信會更有助於降低未來孩子進入青少年階段時親子溝通的障礙和衝擊。趕緊多練習跟孩子一起聊聊天吧!
文/廖芳儀 輔仁大學學校財團法人輔仁大學附設新北市私立幼兒園教師